去年有家连锁火锅店老板花50万定制了套erp,结果服务员得同时操作三个平板:一个下单、一个查库存、最后一个专门重启系统。员工吐槽这是请了位“电子祖宗”,最后点单全靠吼。这血泪教训揭示了一个真相:选错erp定制公司,烧钱又闹心。
误区一:迷信“包治百病”,忽视行业适配性
某建材厂老板听信供应商吹嘘“通用型erp适用所有行业”,结果系统连“跨仓库调货”都要手工填表。后来换成专注制造业的定制系统,库存周转率直接提升40%。
避坑指南:
要求供应商展示同行业案例视频,重点看生产排程、物料管理等核心场景
带着业务骨干现场测试:让采购经理演示比价功能,让车间主任操作报工流程
误区二:盲目追求大品牌,忽视实际业务需求
朋友老张的服装厂咬牙上了某国际大牌系统,结果发现生产模块能模拟卫星发射,却解决不了“布料色差预警”这种基础需求。
避坑指南:
列出“痛点清单”:把员工加班多的报表、客户投诉频繁的环节列为必改项
试用时玩“大家来找茬”:让财务揪着成本核算精度挑刺,让销售盯着客户跟进功能吐槽
误区三:只看眼前功能,忽视系统扩展性
跨境电商公司老板的妙招值得学习:合同里写明“系统必须支持业务量十倍扩容”。三年后日均订单从3000涨到8万,系统像橡皮筋一样自动拉伸,省下三套升级费用。
避坑指南:
模拟未来三年业务:假设新增5家分店、引入ai质检,要求演示系统扩展方案
查看api接口文档:确保能对接老旧设备,避免智能工厂升级时“换血式”改造
误区四:贪图低价陷阱,忽视隐性成本
医美机构王老板曾选中报价最低的供应商,结果发现数据存在对方服务器,想迁移还得再交10万“赎身费”。现在他选型必问三件事:数据主权、二次开发权、停服应急方案。
避坑指南:
算清三年总账:包含定制费、培训费、年维护费,警惕“低价入场高价续费”套路
合同附加“分手协议”:明确数据迁移流程,要求供应商驻场交接核心代码
误区五:闭门造车式选型,忽视一线声音
建材商老周曾让it部闭门选型,结果仓库员根本不会用移动盘点功能。现在他让搬运工参与投票:界面字体够不够大?扫码反应超不超3秒?用着顺手的系统才是好系统。
避坑指南:
组织“全民公测”:让门卫试试访客预约模块,让保洁阿姨操作耗材申领功能
设置“反悔期”:上线首月可免费退改核心功能,倒逼供应商重视用户体验
选erp定制公司就像找结婚对象——光看彩礼(功能)不够,得考察能不能陪你过日子(扩展性)、吵架时讲不讲理(售后服务)、分手时体不体面(数据安全)。那些能听懂行业黑话、接得住业务骚操作、把丑话说在前头的供应商,才是值得托付的“真命天子”。毕竟好系统不该是供着的花瓶,而是像用了十年的老算盘——越摸越顺手,关键时刻还能帮你算出条活路。